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睡莲池》,在去年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现场上,以全场最高价280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为3181.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亿元,被一位亚洲买家拍得。
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现场
与此之前,2015年莫奈的另一幅《睡莲》在伦敦苏富比拍出了3170万英镑;同年5月,佳士得拍卖行中一幅2041万美元的《睡莲池与玫瑰》被大连万达拍走;2014年莫奈的《睡莲》以5500万美元拍出;2008年莫奈晚年的《睡莲》作品以近8045万美元成交......
——天呐,莫奈一生到底画了多少幅“睡莲”?!
——统计结果:睡莲相关的画作一共242幅。
——每次都重复同样额题材,不会觉得厌倦么?
——莫奈:光影之下,每一刻都有惊喜。
莫奈在日本桥上观察睡莲
据说,当时莫奈常常凌晨3点就起床,一连几个小时坐在睡莲池畔观察,从晨曦到落日,看着庭院池塘中的睡莲在不同时刻呈现出的不同姿态,捕捉不同光影的下稍纵即逝的美感。他说——
“我画画时如果被人打断,就像割断了我的腿一样啊。我失去了机会,因为我正在追捕色彩,光变了,色也就变了。它只能持续几分钟,一旦错过机会,我就只好停止作画了。”
莫奈所作的各种《睡莲》
如果提问,以上哪幅《睡莲》是莫奈在晨曦日出时画的?哪副是画着夕阳下落日中的睡莲?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没关系,我们来看看著名的书画家、近代艺术大师吴冠中曾在他的短文《夕阳与晨曦》中的这样一段话——
“这瞬息万变的夕照与晨曦同样不易绘画,摄影师捕获的夕阳也往往与晨曦不易区分。莫奈的名作《日出的印象》似乎也可混淆为日落的印象。殷红的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来,又在地平线上沉落下去,她在太空中放出的热与光芒原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地面上早晚热量发散的差异,显示了不同的天际色彩反映。晨曦的背景略偏温凉,偏冷调,夕阳则沐浴于温暖的氛围中。这些微妙的色调变化对画家最敏感,但笔底的色调却还是难于到位,故而人们往往不易区别作品中表现的是晨曦还是夕阳。”
《日出的印象》莫奈
在读懂上面这段话之后,是不是有了那么一点关于日出日落“颜色”的微妙感受?在我们美丽的彩色宝石世界里,有一种神奇的宝石,也可以给人以这样的视觉感受,它就是——帕帕拉恰(padparascha)红莲花蓝宝石、帕德玛刚玉,彩色蓝宝石中一种单独被命名的特别的粉橙色交融的蓝宝石。
帕帕拉恰的颜色范围
帕帕拉恰的颜色界定与传统的红蓝宝石相比更为困难,原因当然是它的颜色复杂。半粉半橙的帕帕拉恰非常少见,基本都会偏粉色或者偏橙色。
半粉半橙的帕帕拉恰,意彩石光在售
随着市场上对帕帕拉恰定义越趋严格,不同的国际权威的检测机构对帕帕拉恰的的颜色比例都有微小的区别。AGL宝石实验室在分析帕帕拉恰时,认为最佳比例是55%粉色与45%的橙色;GRS则将帕帕拉恰细分为“日出”和“日落”两种类型。“日出”以粉色调为主的(80%粉+20%橙)帕帕拉恰,“日落”以橙色调的为主的(80%橙+20%粉)帕帕拉恰。
帕帕拉恰红莲花蓝宝石,意彩石光在售
有了帕帕拉恰如此形象的参照,再当我们看到莫奈的这两幅《睡莲》是不是就比较容易感受到“日出”和“日落”的区别了呢?
两幅莫奈的《睡莲》
最后,不妨来巩固一下——
以下几颗帕帕拉恰红莲花蓝宝石中,哪颗是日出色?哪颗是日落色?或者是颗半粉半橙的标准色?欢迎小伙伴在评论里留言哦~
各种帕帕拉恰红莲花蓝宝石戒指,意彩石光有售